首页

女王踩踏脚交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2:21:10 作者:102岁医生分享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:原来这么简单! 浏览量:39014

  追求健康长寿,成为一名“百岁老人”是很多人的梦想。然而,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“百岁老人”,大多数人知之甚少。一位102岁的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,分享了自己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,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,很多人却没做到!

  这位医生名叫约翰・沙芬伯格(John Scharffenberg),1923年1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,现年102岁。他既是一位医生,也是公共卫生专家和营养学家。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1948年毕业于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,学业方向为预防医学;1956年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专业毕业。作为洛马林达大学营养学教授,他执教超过60年,研究方向涵盖营养学、慢性病预防及健康长寿等。

  现年102岁的他依然活力四射、步履轻盈、身板挺直、说话思维清晰、没有慢性病。谈及长寿,他表示自己从不依靠高科技医疗、不依靠奇迹药物,而是主张7个朴素的生活习惯。

  01“少吃一点,对身体好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提倡“限时饮食”,即在一天中特定时间段内进食,其余时间不吃东西。

  他介绍,自己每天只吃两顿饭(早饭和午饭),不吃晚餐。他发现,这样身体会变得更加轻盈,早晨醒来也更有精神。同时,肠胃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,而减少消化负担可提升身体修复能力。

  不过,这样的饮食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人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能做到的是,晚餐或许可以尽量早点吃。

  2024年,北京协和医学院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、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一项研究发现:限时饮食有助于抗衰老,晚饭尽量在5点前吃完,这样免疫系统会更年轻,肠道菌群的组成也更年轻。

  02“不吃加工食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不吃肉,但他不是素食主义者。他喝牛奶和其他乳制品,吃鸡蛋和植物性食物。他日常更喜欢吃水果,但他避免食用高糖水果。

  他建议,不要食用加工食品(通常都是高糖、高脂、高热量的食品。典型代表有:各种含糖饮料、蛋糕、薯片、糖果、汉堡等)。2021年发表在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也指出,经常吃“超加工食品”,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,每天吃得越多越危险。

  03“坚持运动是长寿的基石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说,运动是长寿的基石之一。中年时期(40-70岁)适量运动对于预防老年疾病尤为关键。他本人非常热爱锻炼,喜欢在户外工作。如今,他依然通过步行来锻炼(尽管他说这样锻炼得不够)。

  对于普通人来说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: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。04“规律作息比你想象的更重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本人的作息非常规律,他认为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,维持体内激素平衡,并增强免疫力。

  他晚上8-9点睡觉,凌晨4点起床,保证7-8小时睡眠。他说,早睡早起能带来更好的身心状态。

  05“尽量远离生活中的‘慢性毒药’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特别提醒,要避免吸烟、饮酒、久坐、肥胖、过量糖摄入、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。这些看似普通且“舒服”的习惯,其实都在慢慢影响我们的寿命,他把它们比作生活中的“慢性毒药”。

  他明确反对吸烟酗酒,认为二者是明确的致癌因素。06“长期过大的压力会加速衰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指出,过大的压力会对寿命造成影响,压力会加速人体端粒缩短。可以尝试通过冥想、户外活动缓解压力。

  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突然遭受重大事件或压力倍增时,可能出现一夜白头的现象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07“维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社交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还提到,积极社交,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,维持良好心态;终身学习,阅读和学习新技能,这些都可以延缓认知衰退,预防老年痴呆。

  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、健康时报微信

  (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:认识更年期 关爱身边的她

目前,已探测到月球有较大利用潜力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氦-3、水冰、稀贵金属矿物等。此外,月球表面的太阳能大概相当于人类一年创造的全部能源的2.5万倍。未来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创新,实现对月球资源与能源的利用,必然会极大拓展人类资源的可持续性。

王树国任福州市福耀高等研究院院长/福耀科技大学校长

海内外粤剧名家新秀受邀齐聚梧州 将展开粤曲(折子戏)比赛

本次活动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、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。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临时代办郑学方、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宁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燕乃敏、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等出席了活动,马来西亚当地政府文旅部门、文旅企业、行业协会负责人、新闻媒体记者等共约160人参加活动。(完)

北京公交警方:一65岁男子扰乱乘车秩序被行拘

第二集《大科学装置》讲述从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始,中国面向前沿科研领域,在短短40多年间已建设70多个大科学装置,遍布全国各地。

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家东受贿、贪污、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

这是福建省高速首个集“分布式光伏发电+储能+全液冷超充+电池检测”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示范站,填补周边超充站不足的空白,同时利用光伏发电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、不稳定的问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